解释:雨伞革命的定罪对香港的地位意味着什么
在自 2012 年以来一直掌舵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在外交政策和国内安全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自雨伞革命以来,中国当局一直试图阻挠香港的民主自由。

9 名民主活动人士周二在香港因参与 2014 年雨伞革命而被定罪,当时超过 10 万香港人在该市封锁道路三个月,以抗议中国否认特别行政区的民主改革。
在自 2012 年以来一直掌舵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在外交政策和国内安全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自雨伞革命以来,中国当局一直试图阻挠香港的民主自由。
雨伞革命及其后果
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接管香港,承诺到2017年实现普选。中国在2014年发布白皮书时背弃了这一承诺,只允许亲北京的候选人参加城市选举。也有人试图改变香港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这些不受欢迎的措施之后,大规模的民主抗议活动开始了,2014 年有 1-15 万香港人占领了街道和政府大楼三个月。

民主活动人士预计北京会做出让步,就像 2003 年城市居民发起类似抗议以保护他们的民主自由一样。然而,当香港占中国 GDP 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 年为 18%)时,当时的经济现实截然不同。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这一比例已大幅下降,目前不到 3%。习近平的做法也被认为比以前的政权更不妥协。总而言之,中国对抗议置若罔闻,实际上在抗议之后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
北京从那时起确保只有亲大陆的行政长官(政府首脑)负责,并且还驱逐了表达不满的立法者。一个支持独立的政党最近被取缔,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名记者被拒绝进入香港。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淹没了这座城市,亲民主的艺术家被拒绝赞助和签约。批评中国共产党的出版商被绑架。此外,中国计划在香港引入引渡法,使此类绑架合法化。

遵循自由普通法传统的香港将被迫屈从于任意的中国法律程序。国歌法已经生效,将任何侮辱中国国歌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公共广播现在以普通话播放,而不是粤语,粤语是母语。
香港的民主
这座岛城是英国在 19 世纪发展起来的贸易前哨,当时殖民国家为了扩大全球鸦片贸易而征服了中国。该半岛已经在英国人手中,清朝在 1898 年允许英国继续拥有 99 年的租约,该租约将于 1997 年结束。
从那时起,香港成为主要的贸易中心并继续繁荣,尽管中国大陆经历了历史上高度动荡的时期。从 1949 年开始,共产主义中国采用了一种与英国统治的香港正在演变的自由普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制度。这座城市孕育了自由价值观、蓬勃发展的电影业和蓬勃发展的经济,而中国大陆则见证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
由于担心遭到本国公民的强烈反对,中国大陆向英国当局施压,要求其停止允许香港进行民主改革。长期以来,1997年英国将在什么条件下将这座城市移交给中国一直是个未知数,直到1984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签署了“联合声明”,混乱终于结束。根据该协议,中国承诺从 1997 年起 50 年内尊重香港的自由政策、治理制度、独立司法和个人自由,并呼吁制定“基本法”,这是一份包含这些承诺的宪法文件,北京会准备的。一国两制原则得到肯定。
尽管《联合声明》缓解了一些担忧,但 1997 年香港不同人群仍对他们的命运感到焦虑。这种恐慌在 1989 年加剧,当时北京对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进行了严厉镇压;也引起全球警报。英国开始允许更多代表参与城市治理,希望安抚忧心忡忡的人民。尽管是局部的,但改革在 1997 年加速,并在转移到中国后继续扩大。
2014年后,这些改革的步伐似乎走到了尽头。 2016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十分之四的香港人想要离开这座城市。
城市里的印度人
印度人一直是构成这座城市的多元化结构的一部分。许多人是在印度也处于英国统治之下的殖民时期抵达的。这些移民持有英国护照,许多人在 1997 年获得了在英国定居的权利。大约 45,000 人仍留在这座城市,其中一些取得了中国公民身份。
和你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