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点:LAC 上的这些标记代表什么?
巡逻点 (PP) 在 LAC 上进行识别和标记,安全部队按照规定的频率对其进行巡逻。

中印军队在拉达克的对峙 实际控制线 (LAC) 已经采取了初步脱离接触的步骤,位于 Galwan、Hot Springs 和 Gogra 地区的一些巡逻点或 PP 周围。
究竟什么是巡逻点?
PP 是在 LAC 上确定和标记的巡逻点,由安全部队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巡逻。它们可以作为士兵定位 LAC 位置的指南,作为印度在该领土上行使的“实际控制”程度的指标。
通过定期巡逻到这些 PP,印方能够确立并主张其对 LAC 的实际主张。
所有巡逻点都编号了吗?
不是。一些 PP 是显着且可识别的地理特征,例如通行证或没有给出数字的那拉路口。只有那些没有显着特征的 PP 才被编号,如 Galwan Valley 的 PP14 的情况。
所有在巡逻点上的人都在 LAC 上吗?
大多数情况下,是的。除了拉达克北部的 Depsang 平原,PP10、PP11、PP11A、PP12 和 PP13——从 Raki Nala 到 Jivan Nala——不属于 LAC。在印度方面,这些都没有 LAC。

这些巡逻点不是有人值守的吗?
PP 不是岗位,因此没有人员。与与巴基斯坦的控制线 (LoC) 不同,与中国的边界并非一直由军队控制。它们只是地面上的物理标记,根据位置选择,对陆军没有防御潜力或战术重要性。
如果巡逻点无人值守,如何实际提出索赔?
该声明由陆军或陆军-ITBP 联合巡逻队提出,因为他们在这些地区表现出更明显的存在。这是通过以更高的频率物理访问 PP 来完成的,因为部署已经更靠近 LAC 并且由于基础设施的改进。由于中国人可能看不到印度巡逻队何时访问这些PP,他们会留下带有印度标记的烟包或食品罐。这让中国人知道印度士兵到过这个地方,这表明印度控制了这些地区。
谁给了这些巡逻点?
从 1975 年规定印度军队的巡逻限制开始,强大的中国研究小组就已经确定了这些 PP。它以 LAC 为基础,在政府于 1993 年接受该概念后,在地图上也标有边境地区的军队。但是 CSG 没有规定巡逻 PP 的频率——它是由新德里陆军总部根据陆军和 ITBP 提出的建议最终确定的。
这个频率是多少?
年度巡逻计划中给出了到达各个 PP 的频率。根据地形、地面情况和 LAC 的位置,指定了访问每个 PP 的持续时间——可以从一个月一次到一年两次不等。
哪些巡逻点目前存在争议?
Depsang 的 PPs 10 至 13、Galwan 的 PP14、Hot Spring 的 PP15 以及 Gogra 的 PP17 和 PP17A 目前正受到双方的争议,双方在过去九周内发生了对峙。
和你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