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新加坡深受喜爱的街头小贩文化,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遗产”
小贩中心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代表,摊位出售廉价美味的中国、马来、印度等食物。

上周,新加坡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其充满活力的街头小贩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现在是一份清单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来自印度的瑜伽、来自牙买加的雷鬼音乐、芬兰的桑拿文化和土耳其濒临灭绝的口哨语等实践。
新加坡街头小贩
新加坡的街头小贩是这个城市国家当地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如热门电影《疯狂的亚洲富人》(2018 年)中所见,该片的场景位于牛顿市场,该市场是该市最受欢迎的深夜街头美食目的地之一.
这些小贩摊位也是一个巨大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品尝椰浆饭、辣椒蟹、咖椰吐司、叻沙和印度煎饼等菜肴。小贩中心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代表,摊位出售廉价美味的中国、马来、印度等食物。
各界人士光顾这些摊位,根据新加坡政府的遗产网站,在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过程中,十分之九的新加坡人认为街头小贩文化是他们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遗产网站称,这种充满活力的街头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00 年代,当时新加坡成为大英帝国的重要贸易中心。来自整个地区——中国、印度、马来群岛——的移民被这个繁忙的港口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所吸引,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在街上卖食物。
即使在新加坡于 1965 年获得独立之后,它们仍然是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此后不久,即 1968 年,当局开始向街头小贩发放执照,并将他们转移到专门建造的小贩中心,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 1986 年。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其国家环境局的领导下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持小贩文化的活力,包括为有抱负的街头小贩设立孵化摊位计划,为有抱负的和现有的街头小贩提供装备的小贩发展计划相关技能,例如社交媒体营销和小贩生产力补助金,该补助金为个体摊主提供资金,以鼓励他们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力。
新加坡的街头美食在世界各地都有粉丝,也赢得了很多好评。 2016年,以酱油鸡饭和烤猪肉面而闻名的牛车水的廖凡小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米其林星级的小贩摊位。此后,新加坡的许多其他摊位赢得了令人垂涎的认可,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级餐厅之一。
充满活力但苦苦挣扎的文化
尽管是当地深受喜爱的机构并吸引了国家的专门支持,但小贩文化一直受到问题的困扰,包括越来越少的年轻新加坡人热衷于街头小贩所需的漫长而艰苦的工作时间。此外,不断上涨的原料成本使得出售廉价的优质食品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今年,Covid-19 大流行使全球大部分食品和酒店业陷入困境,也严重打击了新加坡的街头小贩。虽然社区倡议,例如为受灾最严重的小贩提供完全免费的送货服务的 Hawker Heroes SG 已经出现,但预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告将为新加坡独特的街头小贩文化提供急需的推动力。
和你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