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什么是“OK Boomer”?
从广义上讲,婴儿潮一代是那些出生于 1946 年至 1964 年之间的人,他们是沉默一代的继承者,其中包括出生于 1928 年至 1945 年之间的人。

去年年底,模因友好的 OK Boomer 短语从互联网上消失并走上街头。在美国,抗议者在高呼这句话的同时冲进球场,要求精英学校从化石燃料公司中剥离,从而推迟了哈佛和耶鲁之间的足球比赛。
在新西兰,来自新西兰奥特罗阿绿党的 25 岁议员 Chlöe Swarbrick 镇压了一位年长的议员,后者在议会关于零碳法案的辩论中试图打断她,并以不屑一顾的挥了挥右手,懒得看她的质问者。
这种冷落现在已经蔓延到印度街头正在进行的抗议活动中,在那里人们发现年轻人举着标语,通常将“婴儿潮”一词划掉,取而代之的是桑吉。
这句话——千禧一代对脱节的婴儿潮一代的尖锐反驳,与他们交谈令人筋疲力尽且毫无结果——可能在 2015 年首次出现在匿名在线留言板 4chan 上,但它仅在去年才在 TikTok 上大放异彩。
在一个 TikTok 视频中,一个白发男子咆哮着说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有彼得潘综合症:他们永远不想长大。如果他们认为他们年轻时的乌托邦理想会以某种方式转化为成年……你会意识到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事情是不平等的,乌托邦社会是在你的思想和年轻时创造的根本是不可持续的。在他旁边,一个年轻的女孩微笑着——有两颗心,OK BOOMER 在笔记本上潦草地写着。
千禧一代(出生于 1981 年至 1996 年)和许多 Z 世代(1996 年至 2015 年)在高风险和分裂的政治氛围中长大成人,OK 婴儿潮一代到来之际。当用于判断他们的生活决定、性别表达和新时代价值观的(年长)成年人时,该滑动强调是婴儿潮一代(出生于 1946 年至 1964 年)将世界带入了现在的境地- 在经济极度不确定和金融焦虑的状态下,绝望地分裂,并在环境灾难的边缘摇摇欲坠。
OK Boomer 表达了年轻人对他们认为被打破的遗产的沮丧,表达了他们对父母最了解的屈尊的拒绝,并宣布放弃对上一代甚至能看到的所有希望,更不用说清洁了起来,他们造成的混乱。正如这位年轻的新西兰政治家在《卫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所写的那样,我在议会中的 OK 潮一代评论是即兴的,尽管象征着多代人的集体疲惫,他们将在不断缩小的环境中继承不断扩大的问题时间窗口。
不出所料,这种怠慢引起了强烈反对。随着 OK Boomer 的受欢迎程度飙升(有推销,一些年轻人甚至试图将其注册为商标),评论家抱怨这种有资格和年龄歧视的诽谤充其量是粗鲁和冒犯性的,最糟糕的是相当于 n 字。 Workplaces 开始讨论 Boomer 这个词本身的不当之处。一些人得意地指出,这句话是对谁真正负责的被动承认。
当然,在印度的共鸣是有限的,更别提年轻人群中厚颜无耻的海报了。婴儿潮一代的概念植根于美国的人口历史,对印度来说是陌生的。二战后在繁荣时期重聚的夫妇导致北美人口随后激增,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心、更好的健康状况以及对环境的前所未有的控制。后殖民时代的印度则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代际紧张可能仍然有一些普遍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相互关联、全球化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几乎同时无处不在。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学院和大学成为异议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家庭 WhatsApp 将强烈的政治分歧集中在舞台上,以互联网为动力的一代人将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他们会忽略之前的人。
不要错过解释 | NCRB 数据:在针对女性的犯罪中,强奸谋杀案增加
和你的朋友分享: